眾所周知,印刷的學問很深奧,印刷過程也相當復雜,難免會出現(xiàn)不同的問題。如何及時處理好這些問題,保證生產(chǎn)有序進行?本文與大家分享十大印刷技巧及解決方案,希望對大家的印刷工作有所幫助。 一、油墨的性能 油墨是印刷過程中的原材料主角,清楚了解油墨的性能非常重要。 1) 濃度:濃度大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較少,墨色比較好;濃度小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較多,墨色清淡。 2) 細度:即油墨顆粒的大小,油墨細度高,油墨濃度大,印刷品網(wǎng)點清晰、飽滿有力;油墨細度低,印刷品的網(wǎng)點易發(fā)毛,印版的耐印率低。 3) 粘度:黏度大,易造成傳墨不勻、網(wǎng)點拉毛以及花版等現(xiàn)象;黏度小,易造成油墨乳化和版面浮臟現(xiàn)象。 4) 流動度:流動度大,會使圖文的層次不明,墨色不飽滿;流動度小,使油墨的傳布不流暢、不均勻,易造成在同一印刷面上有前深后淡或前淡后深的現(xiàn)象。 5) 耐光性:耐光性好的油墨,印出產(chǎn)品色澤絢麗,圖文網(wǎng)點飽滿、結實,富有立體感,并可以長期保存;耐光性差的油墨,印出的產(chǎn)品顏色容易變淺、變暗。 6) 耐水性、耐酸性、耐堿性:對膠印油墨,要特別注意其耐水性、耐酸、耐堿性,耐水耐酸、耐堿強的油墨,印刷出的產(chǎn)品色澤鮮艷,層次分明,網(wǎng)點清晰;耐水、耐酸、耐堿、差的油墨,印刷出的產(chǎn)品灰暗無力,層次不明,網(wǎng)點不光潔。 二、潤版水 潤版水的PH值一般在4.8-5.3之間,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要根據(jù)印刷條件的具體情況加以調證。 如果潤版水酸性過強,對版面空白部分的砂眼和圖文的親油基礎腐蝕性就回加大,易造成花版現(xiàn)象,使印版的耐印力下降;同時油墨易乳化,墨輥產(chǎn)生脫墨,印刷品灰暗無光。 如果潤版水酸性過弱,就會使印版空白部分親水斥油性能減弱,版面易起臟和因印刷品網(wǎng)點擴大而造成糊版現(xiàn)象(UV墨印刷時,如果潤版水酸性過酸,版面易起臟)。 三、控制水墨平衡 油墨和水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。在實際印刷過程中,油墨和水經(jīng)過膠輥與膠輥之間的擠壓,就會融合在一起,使油墨乳化。油墨的乳化狀態(tài)有兩種:當水大墨小時,形成“水包油”;當水小墨大時,形成“油包水”。 在膠印過程中,水墨平衡的掌握程度與印跡的正常轉移、墨色的深淺、套色的準確性、印刷品的干燥及粘臟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。一般來說,水大,使油墨乳化,墨色淺;水小,版面的空白部分會粘附油墨,產(chǎn)生臟跡。因此,膠印控制好水墨平衡是印刷的關鍵。 控制水墨平衡,一般要掌握水少墨厚的原則。水少,指的是以版面空白部分不粘臟為前提;墨厚,指的是建立在水少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墨量。在印刷過程中,最忌諱的一點是水大墨大。在考慮水量時,應視版面圖文面積大小及分布情況、印跡墨層厚度、印刷用紙性質、油墨性能、機器運轉速度、車間溫濕度、潤版液的PH值以及在油墨中所添加的輔助劑等情況而定。 四、墨杠 墨杠指的是在印刷平網(wǎng)或實地印刷時,印版版面及印件上出現(xiàn)軸向的一條條明顯的深條痕,俗稱“黑條杠”或者“黑條頭”。墨杠產(chǎn)生的原因及消除辦法是: (1) 滾筒齒輪使用年久磨損,應重新更換一組新齒輪。 (2) 印刷壓力過大或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間的壓力太大,應調整適當?shù)膲毫Α?br /> (3) 齒輪間嵌有紙毛、墨皮等污物。應清除齒輪間各種污物,加入新的齒輪潤滑油,加強對機器的清潔保養(yǎng)工作。 (4) 印版與靠版輥之間壓力過大,應調節(jié)靠版輥與印版的壓力。 (5) 靠版輥表面凹凸不平或輥芯彎曲、不直,應更換新的墨輥。 (6) 油墨過稀,應加入適量的0#調墨油,以增強油墨的粘性。 (7) 紙張粗糙,表面強度差。應勤洗橡皮布,并在油墨中加入6#調墨油以降低油墨的黏度,減輕紙張脫粉、掉毛的程度。 五、水杠 水杠指的是在印刷平網(wǎng)或實地印件時,印版版面及印件上出現(xiàn)軸向的一條條明顯的淺條痕,俗稱“白條杠”或“白條頭”。 水杠一般是由輸水部分引起的,產(chǎn)生的原因及解決辦法是: (1) 上水輥與主勻墨間的壓力太大,應重新調節(jié)它們之間的壓力,使其適當減輕些壓力。 (2) 油墨乳化,水輥表面積墨太多。 (3) 版面水分過大,應減少供水量,清洗橡皮布,嚴重時清洗墨輥。 (4) 潤版水酸性太強,應降低潤版水的酸性。 六、清洗橡皮布 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印刷后,橡皮布上就會積聚有紙毛、紙粉、墨皮及其它臟物、降低了印刷品的質量,所以橡皮布要及時清洗,特別是承印強度低的紙張時,紙毛、紙粉的堆積更加嚴重,因此更要經(jīng)常清洗。 換色時如果墨輥組沒有清洗干凈,就會影響新墨色的純度,由深色墨換成淺色墨時尤其要注意。如由黑墨換成黃墨時,黑墨如果沒洗干凈,黃墨就會泛黑,這樣就會影響了印刷品的質量。因此,換色時墨輥組一定要洗干凈。 七、花版 花版是指印版上的網(wǎng)點縮小、空虛,感脂性減弱,細點子丟失,色澤暗淡。 花版的起因及消除辦法是: (1) 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之間壓力過大,應減少滾筒的包襯厚度。 (2) 著水輥與上水輥間的壓力過小(水大),應適當調節(jié)著水輥與上水輥的壓力。 (3) 潤版水酸性太強,應沖淡潤版水,降低其酸性。 (4) 上水量過大,應減少供水量。 (5) 油墨粘度太大,應在油墨中加入一定量的調墨油,降低墨的黏度。 (6) 印版本身在制版及曬版過程中就已有花版現(xiàn)象,應換新版。 八、糊版 糊版產(chǎn)生的原因及消除辦法是: (1) 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之間壓力過大,應減少印版滾筒與橡皮滾筒間的壓力。 (2) 靠版輥與印版壓力過輕,應重新調節(jié)其壓力(2.5-3mm)。 (3) 靠版輥與印版壓力過重,應減少其壓力。 (4) 潤版水酸性太強,應適當降低潤版水的酸性。 (5) 油墨過稀,應在油墨中加"0#"調墨油。 (6) 墨量太大,應減少供墨量。 (7) 油墨中干燥劑加放過量,應清洗墨輥,減少油墨中干燥劑的用量。 (8) 印版本身砂眼過細,應換新版。 九、重影 重影,俗稱雙印、鬼影,有兩種:軸向重影,即重影部分的印跡與滾筒軸心線近似于平行;周向重影,即重影部分的印跡與滾筒軸心線垂直。 軸向重影產(chǎn)生的原因: (1) 機器精度差,軸承有磨損。 (2) 印版滾筒或橡皮滾筒發(fā)生軸向位移。 (3) 墨輥軸向竄動(或靠版輥與原機不配套)。 (4) 紙張“荷葉邊”。 周向重影產(chǎn)生的原因有: (1) 橡皮布繃得不緊。 (2) 滾筒合壓不到位。 (3) 機器使用多年,滾筒齒輪、軸承磨損或三滾筒之間間隙過大。 十、網(wǎng)點的作用 網(wǎng)點是印刷復制過程的基礎,是構成圖文的最基本的單位,網(wǎng)點的作用主要有: 1、在印刷效果上擔負著色相、明度和飽和度的任務; 2、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單位,是圖像傳遞的基本元素; 3、在顏色合成中是圖像顏色、層次和輪廓的組織者。 印刷品上的網(wǎng)點,是電子掃描形成的。反射光量的多少與網(wǎng)點的大小成正比例關系。黃、品、青、黑四色版都是分別用o%一100%的不同網(wǎng)點來體現(xiàn)含色量的。例如:黃版在大紅區(qū)域,它的網(wǎng)點比例在90%一100%之間,若是桔紅,黃版是更少的百分比。 如:Y100%+M100%=大紅,M100%十C80%=紅紫,Y50%+M100%=桔紅,M100%+C50%=淺紅紫,Y10%+M100%=近品紅,M100%+C10%=玫瑰紅。不同的網(wǎng)點百分比,就疊加出不同的色彩。 網(wǎng)點的大小不僅表示色彩的亮度和飽和度,還表示畫面的階調、輪廓。 以上十大印刷技巧和解決方案,印刷機長你都get到了嗎?收藏起來,必要時可幫助你提高工作的質量和效率。